這幾年騎自行車成為熱門運動,每到假日,河畔自行車道總有絡繹不絕的單車族,男女老少甚或扶老攜幼,成了全民運動,但醫師提醒,騎自行車要避免運動傷害。
52歲的王女士是一個上班族,平常上班總是坐在電腦前,忙著處理不完的文書工作,當有頸部痠痛也不以為意,總以為電腦用多了每個人都會這樣,下決心該運動一下。剛好搶搭這波單車瘋,買齊裝備就在假日來個河濱單車遊,三個小時騎下來卻發現手臂至手指都麻痺了,休息一天仍未改善,以為中風趕緊至門診就診。
經醫師理學檢查發現,王女士有明顯頸部神經根症狀,仰頭上看會出現背部痠痛及手麻加劇現象,右肩二頭肌腱及右肘外側均有壓痛點,手腕部敲擊時會有觸電感,頸部X光顯現第五、六頸椎間隙較窄,王女士很明顯因長時間騎車姿勢導致運動傷害,包括頸神經根病變、肩部及手肘之肌腱炎及手部腕隧道症候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指出,近來因單車活動盛行,門診像王女士這般的傷害時有所聞,主要還是因平時較少運動,忽然在假日長時間運動導致。
他表示,雖然悠閒騎單車運動強度不高,但長時間固定姿勢仍易造成運動傷害,包括~
(1)頸部:長時間仰頭造成肌肉疲勞痠痛,甚至如王女士般手部痠麻神經壓迫症狀。
(2)肩、肘、手腕部肌腱炎:常因反覆拉剎車用力不當造成。
(3)腕隧道症候群:手部長時間向背側伸展造成正中神經壓迫。
(4)腰部:長時間坐姿向前傾,造成腰椎盤壓迫及腰部痠痛。
(5)膝關節:長期磨擦造成膝部軟骨磨損疼痛。
武俊傑表示,治療上以復健治療為主,頸部神經根壓迫造成的手部痠麻可藉由頸部熱敷、牽引、經皮神經電刺激等加以改善,肩部肘部肌腱炎可使用深部透熱,如短波、超音波等。腕隧道症候群亦可利用物理治療或副木固定予以處理,配合適當運動,以放鬆頸部肌肉群及強化肩肘肌腱以避免再次傷害。
武俊傑強調,要避免上述傷害,在騎車前必須有適當運動,並針對本身弱點加強伸展,騎車時間也必須做適當調整,原則上每20至30分鐘就應該稍作休息。運動時間以漸進式逐漸增加為宜,像王女士這樣平常沒有運動的人,忽然間從事長時間運動,極易造成運動傷害。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