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林良(作家)】

2006.11.03 03:58 am
 


天下父母沒有不疼惜自己的孩子。

 

一位母親如果看到別人打她的孩子,一定會不顧一切衝上去攔阻。她寧願自己挨打,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受傷害。我們都不可能相信這樣的好母親有一天會打自己的孩子。要是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唯一可能的原因,就是母親對孩子動怒。

 

曾有一位父親,在飯桌上被兒子一句不得體的話所激怒。他倒拿一雙筷子,用較粗的一頭猛敲兒子的頭頂,沒想到竟傷了兒子的腦部,使兒子變成癡呆。

 

失去了一個能言善辯的兒子,使愛發脾氣的父親後悔不已,但是這樣的悲劇,並不是向一家人表達了歉意就能挽回的。

 

大人打孩子,通常有三種情況。第一是大人受委屈,把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第二是孩子不服從,第三是被孩子激怒而對孩子報復,這三種情況都說明了小孩的無辜和大人行為的不當。

 

成長中的孩子最需要教導,不該以暴力相對待。教導需要愛心和耐心,所以不能輕易動怒。

 

人人都會生氣,生氣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教導孩子,必須考慮把「生氣」和「發作」加以區隔。生氣歸生氣,是自己的事情,但是「發作」卻會傷害人,是一種攻擊的行為,不是我們對待孩子應該有的。

 


教導就是耐心的規範,耐心的講道理,把賢者的智慧和我們自己的智慧傳遞給孩子。教導是嚴肅,但是教導的時候能夠面帶笑容,那是一種更高的境界。教導規勸是「正義的堅持」,面帶笑容是「疼愛的表現」。


 


 








【聯合報/林良(作家)】

2006.11.03 03:58 am

 


佳文轉載引用自hsucy 部落格小燕子的小小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琳 的頭像
    愛琳

    阿狄娜健康幸福園地

    愛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