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港緣由
在台灣歷史中有關於荷蘭與西班牙之地方名稱或器物等均冠以「紅毛」,如紅毛城(台南安平古堡、淡水聖多明哥城)、紅毛樓(台南赤崁樓)、紅毛埤(嘉義蘭潭)、紅毛土(水泥)等;同樣的,對西洋人曾經停泊駐紮或活動登陸之地,亦稱之為紅毛港。
而台灣有兩個紅毛港,一在高雄小港,一在新竹縣新豐鄉新豐村中央略偏西處。高雄市紅毛港名稱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其一,根據相關文獻及耆老訪問,約在明末,「大林蒲」與「紅毛港埔頭仔」之間有一潮流口,此一潮流口可能就是今天的紅毛港,其理由是:根據荷據時期1662 年《手繪台灣海圖》<北港圖>。
所示,可清楚呈現出大林蒲與紅毛港之間的潮流口,旗后至紅毛港地區形成之狹長沙洲,在荷蘭時代尚未與台灣本島完全相連,而此未相連之處,即是寬廣水域,荷蘭人之船隻可能在此進出活動,上述的潮流口即是紅毛港。
其二,也有人認為,在「中洲」(旗津區最南端,今二港口附近)與「紅毛港」之間,有個地勢較低的地方叫「崩隙」,四百年前仍是個缺口。
園區簡介
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和紅毛港文化協會攜手合作,在園區內規劃了「高字塔旋轉餐廳」、「展示館」、「戶外展示區」、「天空步道」、「碼頭與候船室」、「觀海平台」六大區域,由高雄市政府捷運局興建完成。
園區展示以聚落意象及創意策展方式,表達紅毛港人世居在此、代代相傳所累積下來的「潟湖」、「蝦苗養殖」、「捕烏魚與卡越仔」、「角頭廟」、「帆筏風華」五大文化特色。紅毛港聚落雖然因為遷村而走入歷史,但紅毛港人的生活和精神確是園區裡永恆的記憶與傳承。
遊艇環港:串連駁二藝術特區和紅毛港文化園區,暢遊亞洲新灣區。(駁二航線、遊港航線,駁二航線可由i-bon預購。)
旋轉餐廳:360度全方位視野,大船入港、夕陽美景,盡收眼簾。
建築巡禮:保留紅毛港聚落建築構件,用遺跡展式手法呈現台灣建築史縮影
專業導覽:穿梭400年時空,探尋紅毛港聚落歷史文化與高雄港發展
動態體驗:創意主題展示,結合聲光、音效、數位互動模擬,重現先民海港生活。
交通資訊:
◎自行驅車前往(自國道中山高速公路末端下,左轉中山四路→經小港國際機場→右轉沿海一路→沿海二路→至中林路右轉→至南星路右轉→至第六貨櫃中心管制站前路口左轉,朝紅毛港文化園區指標直走即可。)
◎搭乘高雄捷運至小港站,轉小港碼頭接駁專車,再由小港輪渡站搭豪華遊艇前往:捷運小港站至小港碼頭之接駁專車時刻表為周六、周日及國定假日15:00由捷運小港站開往小港輪渡站、19:00由小港輪渡站開往捷運小港站。
開園時間:週一、二、四、五為15:00至20:00(週三休園)
週六、週日、國定假日為10:00至21:00 (閉園前一小時,停止售票)
以上資訊內容均轉載自高雄市政文化局
離開紅毛港文化園區,來企吃中到
http://irean0901.pixnet.net/blog/post/358279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