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佛曰:「未註生,就先註死。」人來到這世上短短數十年載,如何學會面對死亡,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正是這本談論生死的話題。


 


這本書讓人讀起來感覺是這麼的溫暖,這麼的從容,相信應該許多人都看過,而我卻是最近才接觸。謝謝昱薇老師大力向我推薦。當拿到書,看到書的封面與標題時,真不蓋你,我的表情是很訝異的!?昱薇看到我的表情,也對我賣了關子,再三保證對我說:妳一定會喜歡看,真的!帶回去有空再慢慢看。


 


回到家,二話不說先翻了幾頁再說。不翻還好,一翻卻欲罷不能,一頁接一頁的看下去……在看書的同時,也讓我想起已故的阿公。


 


墨瑞教授選擇了以死亡作為他生命的最後重心,並研究死亡,以它為教材,用勇氣、幽默及開放的態度來對待生命,並將之啟發學生,留下他的心得,讓必死的人可以從容面對,為來生作準備的同時去善用今生,他是多麼看得開呀!


 


繼智利、海地大地震後,又嘉義賞燈的龍虎鬥之說,緊接著發生高雄甲仙6.4地震,一連串的天災地變已引發外界多方揣測,且眾說紛紜,一旁原本在看電視的外子看我在打po文內容,突發一語問我:「倘若2012的預言是真的,妳會怕嗎?」我說:「說不怕是騙人的!但我的家人都在身邊,死也就沒啥!」


 


最後,引用書中14堂星期二的課程內容,且是Irean喜歡的課來與大家分享:


 


 


「第三個星期二的課」─你的遺憾是什麼?


 


勇於面對死亡,以他的勇氣、幽默、耐心及開放態度,從不同角度來看待生命,他希望能與別人分享,有關死亡、恐懼、衰老、貪婪、婚姻、家庭、社會、寬恕和有意義的生命。當我這裡有朋友及關心我的人,我就很開心。


 


「第四個星期二的課」─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


 


Irean的解讀是學會面對無常,才能學會平常。


 


「第五個星期二的課」─我們談家庭。


 


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關愛與關心,你就幾乎什麼也沒有。「不相愛,即如死滅」。家庭不只是互相關愛,還要讓對方知道你在關心注意著他。


 


「第六個星期二的課」─感情與執著。


 


佛教說:不要執著於萬事萬物,因為一切均無常,「不執著」,並不是不讓感覺經驗穿透你,相反地,你要讓它完全穿透你,這樣你才能將它放下。


 


「第七個星期二的課」─擁抱衰老。


 


年老並不只是你離死愈近的消極面,而是你將要死亡的積極面,你因此更懂得好好過活。


 


「第八個星期二的課」─金錢無法替代溫柔。


 


墨瑞自從生病以來,雖然金錢愈來愈少,但是家已充滿愛,充滿友情、親情、真心話、真心淚,它!紮紮實實變成富裕之家,什麼才能給與真正的滿足?是不吝將自己擁有的東西與別人分享。


 


「第九個星期二的課」─愛。


 


墨瑞並不擔心死後被人淡忘,因為他說:「我曾和許多人有過深刻又親近的交往。愛讓你活在人間,就算你死了也活著。」他竟要在墓碑刻上「誨人不倦,至死方休。」多麼偉大的愛。


 


「第十個星期二的課」─婚姻。


 


墨瑞:愛情與婚姻有幾條不變的法則;如果你不尊重對方,如果你不懂得如何折衷,如果你不開誠佈公,如果你生命中沒有相當的共同價值觀,你會有很大麻煩。什麼價值觀最重要?相信婚姻的重要性。


 


「第十二個星期二的課」─寬恕。


 


我們要寬恕別人,也要寬恕自己沒去做的事,而且寬恕要及時不要遷延,才不會終身抱憾!


藉此,我要跟poey say sorry! 談話時的語氣太衝,難免傷了彼此和氣,沒能對妳多點體諒,是大姐的疏忽。


 


「第十三個星期二的課」─如何設計完美的一天。


 


如果墨瑞有二十四小時健健康康,他只想要設計完美平凡的一天。墨瑞認為只要我們可以彼此相愛,並記得有過愛的感覺,我們雖死猶存。人與人的關係沒有公式可言,只能以關心為出發點,為雙方留下空間,設想他們所要、所需的東西,愛是對別人感同身受的。


 


「第十四個星期二的課」─我們說再見。


 


最後作者和墨瑞以肢體語言來說再見,作者讓他親愛的老教授有那麼一剎那的欣慰感,因為他終於讓作者哭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琳 的頭像
    愛琳

    阿狄娜健康幸福園地

    愛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