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成小學生說:沒人關心我!


天下雜誌  更新日期:2009/04/02 18:24 許芳菊







美國研究發現,每十個孩子,就有一個被診斷出來有心理健康的困擾。而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資料顯示,九十七學年度嚴重情障的小學生人數,將近是五年前的二倍。台北市學校駐區心理師統計,情緒困擾是學生尋求諮商的第一大原因。從歐美到台灣,這一代孩子的情緒風暴就像一座座隨時會引爆的火山,牽動著社會焦慮的神經。


家庭與學校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基地與情感支援系統,但根據《親子天下》調查發現,竟然有高達將近四成的中小學生認為在學校很少或從來沒人關心他。在家裡,也有將近三成的孩子覺得很少或從來沒人關心他。現代孩子EQ不高的現象,其實反映出家人不常在一起的事實。


《親子天下》針對三千三百多位中小學生調查發現,雖然超過78%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快樂,但也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中小學生對自己感到不滿意、覺得自己人緣不好,而且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生認為導師對他不滿意。顯示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中小學生正面臨「自我概念低落」與「人際困擾的問題」。


教改十多年,孩子不快樂的癥結仍然跟十年前一樣。有超過六成的中小學生認為課業壓力太大,是最常有的情緒困擾。


老師也認為,課業壓力太大是學生最常見的困擾。其次為父母的要求或期望過高、覺得生活沒有目標。值得注意的是,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常常心情不好?」顯示有許多孩子不太能了解或表達自己的情緒。


老師認為,缺乏挫折忍受力、缺乏同理心、愛發脾氣,是中小學生情緒管理三大問題,但同時在學生心目中,老師的EQ也需要加油。有近四分之一的學生覺得老師經常發脾氣,而且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國中生認為老師的情緒管理做得不好。至於老師自己,也有近四分之一的老師不滿意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


家庭與學校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基地與情感支援系統,但調查發現,竟然有高達將近四成的中小學生認為在學校很少或從來沒人關心他。在家裡,也有將近三成的孩子覺得很少或從來沒人關心他。顯現出,當前家庭功能的弱化,孩子的情緒健康,也成為教育的大漏洞。


■ 洪蘭:高EQ是父母教出來的


■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不能做的事


■ 8種食物,讓孩子吃出好情緒


■ 研究發現:繪本是最佳的情緒教養工具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引用奇摩新聞: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02/122/1h5kk.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