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人學會CPR了嗎?最近發生多起幼童意外猝死案,台北市衛生局呼籲家有孩子的民眾,都應學會兒童心肺復甦術(CPR),萬一小孩子因呼吸道梗塞等意外倒下時,一定要在8分鐘內急救,否則就算救活也會留下嚴重後遺症。

為了掌握「黃金8分鐘」,台北市衛生局推出免費小兒CPR訓練課程,希望每個家庭至少有一人學會這套急救方法,以備緊急救小命之用。

不久前,台南市一名10歲女童模倣電視劇情節,把窗簾繩纏繞在脖子上,往下一跳,結果立即窒息而陷入昏迷....;更早前,有個男童誤觸家門口的鐵捲門,一個閃避不及,整個人被鐵捲門硬生生壓在地上,胸腔破裂,宣告不治...。

這些年來,雖然相關單位大力宣導幼童居家安全的重要性,類似的意外事件卻層出不窮,不少小小生命就這樣悄悄流失。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白璐就指出,這些意外其實是可避免的,但一來家長疏失,二來未學過CPR,錯失黃金急救時機,讓憾事一再發生。

台北馬偕醫院新生兒加護中心病房主任許瓊心表示,若能趕在「黃金8分鐘」內搶救,就可維持窒息幼童足夠的血液循環,減少活命後各個器官的傷害。如果未能在黃金8分鐘內搶救,窒息幼兒血液循環會明顯變差,流到大腦及心臟、肺臟、腎臟等重要器官的血液減少,氧氣供應不足,進而造成這些器官不可逆的傷害。若是大腦缺氧太久,即會變成植物人;心臟缺氧太久,會導致心臟衰竭;至於肺臟、腎臟缺氧太久,則會引起休克及急性腎衰竭,即使救活,也要面臨終臥床的命運。


為了搶救每一條小小生命,台北市衛生局即起擴大開辦「居家急救DIY-小兒CPR訓練教學」,希望讓每個家庭至少有一人學會幼兒急救方法。

請你跟我這樣做

台北市衛生局宣導居家急救DIY小兒CPR,由馬偕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許瓊心示範「新版的小兒CPR」。新版的CPR強調,夠深、夠快、夠力與夠完全:

‧施行前先保持呼吸道暢通

再連續吹氣二下(每次時間一秒鐘)

再以每鐘100次頻率,連續、快速壓30下

‧按壓位置

一歲下在兩乳頭之間正下方,一至八歲在正中央

‧按壓深度

為胸腔前後徑的1/2與1/3

先做5個循環,同時叫救護車,並繼續做到醫護人員到達為止。

有意參加者:

{1}可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及12區健康服務中心洽詢。

{2}上衛生局網站便民服務緊急醫療專區、衛生署指定急救教育推廣與諮詢中心取得協助,網址為:www.cpr.org.tw

一樣的CPR,用在大人及幼兒身上卻有不同。台北馬偕醫院新生兒加護中心病房主任許瓊心提醒家長,一旦家中寶寶窒息下,一定要以幼兒版的CPR搶救才行。

許瓊心表示,成人的窒息原因,以心臟血管疾病為主,反觀幼兒則以異物吸入最常見,其次才是中毒及外傷、溺水引起的神經性昏迷。就因成因不同,加上體型差別太大,施救方法也不一樣。

發現幼兒窒息時,家長應先以手指探察孩子的嘴巴,確定有異物阻塞時,應立即掏出。如果是未滿2歲的幼兒,可將他們翻過身來,用手輕拍肩胛骨中間4、5次,再檢查口中有無異物。

此時,如果幼兒有心跳而沒有呼吸,不用按壓心臟,只需口對口吹氣急救即可;吹氣速度是每分鐘12~20次。如果是未滿1歲的嬰幼兒,吹氣速度應增快到每分鐘20~30次。

如果已到了心跳及呼吸皆無的地步,就應吹氣2次,再以每分鐘100次的速度,連續按壓心臟30次,並重複進行。許瓊心表示,舊版的CPR急救法是吹氣1次,再按壓心臟5次,如今改為吹2次、按壓30次,主要是要減少過度換氣,避免肺部充血而導致缺氧的傷害。

高雄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謝凱生則提醒所有家長,在為幼兒急救時,千萬別忘了也要打電話呼叫119,儘快將孩子送醫接受更完整的急救治療。


 


各地區急救教育機構,請點選下一頁自行瀏灠


文章轉載好媽媽懷孕寶寶交流網
好媽媽懷孕寶寶交流網


刊登文章若有不妥,敬請告知,定當刪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