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歷史博物館-高小雄的家」101/02/18()  天氣晴

16日的水果日報看到這則免費參觀,當下立即剪了下來,當晚就約了大妹週六帶孩子去逛逛。




 


【簡介】

該館之建築興建於1938年(民國27年,昭和13年),並於翌年(1939年,民國28年)9月16日完工啟用,成為第二個「高雄市役所」所在地(初設之「高雄市役所」成立於民國13年,位於鼓山區代天宮現址)。台灣光復後,改為「高雄市政府」,仍為市政中心,一直到1992年(民國81年)1月18日,市府搬遷至苓雅區四維三路2 號隻新建「合署辦公大樓」,舊市府建築使完成階段性任務。
由於本館為帝冠式建築,且曾為高雄市役所,舊高雄市政府所在地,深具高雄發展之歷史意義,經高雄市政府於2003年(民國92年)2月26日公告為『高雄市歷史建築』, 嗣於93年10月18日以高市府文二字第0930053474號公告為 『市定古蹟』。

 



在市府搬遷後,有鑒於舊市府為歷史性建物,經市府規劃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於1998年(民國87年)10月25日正式開館,並以保存及發揚高雄地區之歷史文化為工作目標。

 


 

高雄市歷史博物館本身就是ㄧ棟非常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不懂建築的人,ㄧ靠近該博物館不但不會覺得死氣沉沉,反而覺得清爽舒服。這種美,有別於中國古典之美。

 


該館主要的建材是鋼筋混泥土和面磚,建築風格採帝冠式,設計者為大野米次郎。建築物的外色採用「國防色系」的淺青綠色,屋瓦用類似軍用鋼盔的暗綠色。建築外觀做的時分的細緻,寶瓶狀尖頂的下層雕刻著日本菊花圖騰飾帶,窗沿和窗戶上下皆有寶瓶與菱形圖飾裝式;牆上的排水管皆用陶燒製的排水管。



ㄧ樓大門設有門廊,是正式的公共建築作法;中間主體建築形狀像「高」字,對稱的兩端屋頂,處理與中間塔樓相同,都是方形,但尺度略小好區分主副。




博物館內的燈光非常柔和,展示的東西雖具歷史性,但在裡面參觀的感覺非常的輕鬆舒服,不會被古物和歷史的壓力所壓迫和掩埋。看著館內所展示的作品,內心會對先人和過去所發生的事起敬畏之心;如鋦瓷,那是將有裂痕或是裂掉的磁器用釘子補起來,如鹹鹹人生,用鹽巴製程的展示品。看到這些東西會有種落淚的感動,因為知道這些東西若不是長期、用心、仔細的觀察,是無法將作品有這樣動人心弦的詮釋與展現。



該館因為坐落於「打狗」高雄,因此還特地預備ㄧ個館來介紹高雄。這個館很特別,利用影片的方式,帶遊客們乘遊愛河,看影片的座位區還特地設計成船型,還將高雄市地圖做成地板,讓去參觀的遊客可以在其上尋找自己的家。聽館員說,幼稚園或是安親班去參觀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非常熱鬧的或趴或坐的,在地板上找尋自己和朋友的家。




博物館內的展覽,平均2-4個月會做更換的動作,加上該館不收門票,很值得一去再去;可以增加人文氣息,也可以更多的了解養育我們的寶島。






「高小雄的家」提供一個充滿觸覺、視覺、聽覺、嗅覺等多元感官的遊戲體驗空間,很適合親子一起互動同樂展覽館共分為八區,分別是「探索高雄的面貌」、「歡迎來我家玩」、「奶奶的相簿」、「爺爺的收藏」、「媽媽的衣櫥」、「爸爸的工作」、「我們的客廳」、「我家門前有愛河」


 


我們可以任意穿梭各個展覽區,選擇自己喜歡的房間自由參觀,可小舒似乎只對某幾個館有興趣而已,甚至有《我都沒玩到》的感覺,於是早早打道回府,離開高博館後的回程再繞道去「歐貝拉蛋糕店」幫周桑挑生日蛋糕。


 


免費入館開放時間:


 


星期二~星期五09:00~17:00(星期一休館)/星期六、日09:00~21:00


 


交通指引:中山高速公路下中正交流道,走中正一路到中正四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