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贏得別人的尊重很簡單


就是心中先有別人


撰文:104人力銀行董事長 楊基寬


 


計程車上一位媽媽雙握著兒子的手,母子兩人可以感覺到彼此的手都在發抖,從穿著上可以看出這對母子的家境應該不大好。車正趕往一家醫院的急診室,因為這個正在讀大學的兒子,幾個鐘頭前騎機車撞倒了一位正在過馬路的外籍老先生,外籍先生受傷嚴重,有生命危險。


車子急速的停在急診室入口處,看著憂鬱的兒子,媽媽有點吃力地拉著兒子下車,兩人不知所措的往急診室方向走,遠遠地他們看到一位悲傷的外籍婦女,顯然是傷者的太太面對即將難以想像的賠償金額,甚至是刑責問題,讓這對母子不知要怎麼向這為外籍太太道歉,道歉的力量實在太微不足道。


媽媽萬分歉疚地望著受害的外籍婦人,不知要如何啟口,卻看到外籍婦人朝她們母子走過來,扶起正在下跪中的媽媽,並說:「請你們不要自責太深,是我先生沒有走斑馬線,錯的是他,不是你的兒子,應該由我們來向你們道歉,如果你兒子沒有受傷,那我們就放心,我先生會有保險來賠償」。


這位外籍婦人所說的話,無疑地會贏得這對母子一輩子的尊重與感恩。


不久前,一個年輕人所說的一句話,也將贏得我對他的的尊重與感謝。發生在我身上的這件事則是三年前發生的。


三年前某日的深夜,公司內一名非常優秀的工程主管跑來找我,告訴我他想要離職的想法。這位年輕的工程師工作態度非常認真、能力也很強,對於這麼優秀的人才要離開公司,我心中感到十分惋惜與不捨,我因此非常想要知道他離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是不是公司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讓他失望,所以他才選擇離開?


經過幾次反覆的詢問,我試著想找出他內心真正的想法,但這位工程師很誠懇地告訴我,他離職的理由和公司無關,純粹出於個人生涯規劃的考量,他認為從事資訊管理工作的人,有必要在職場工作一段時間後繼續深造,接受更深入、廣泛的訓練,因此他希望再回學校讀研究所。我一面聽他說,心裡頭還是半信半疑,不知他是否因為擔心我會失望難過,而找了一個較為中性的理由,來避免場面尷尬。


因為心中非常珍惜這位人才,雖然他的態度很堅定,但我還是向這位年輕的工程師提議:「讀書是一件好事,但您是否願意考慮以留職停薪的方式,在取得學位之後,繼續回到公司來幫忙?」工程師考慮了片刻,露出感激並接受的笑容,雖然我仍然擔心他只是為了避免尷尬而順合我的意思,但這件事的結論似乎已讓我們雙方暫時得到滿意的結果。之後,我向他表達祝福之意,希望他早日獲得學位,結束了當夜的談話。


幾天前的晚上,我接到一通久未聯絡的年輕朋友打來的電話,就是那名出國深造的工程師。在通話的過程中,我感覺到,這位工程師說話的速度變得更加沉穩了,我最後問他:「找我有什麼事嗎?」他回答我說,其實沒什麼特別的事,只是他記得三年前曾經答應過我,拿到學位後會繼續回到公司服務,他想知道目前公司是否還用得著他?


我反問他:「你已經取得這麼優秀的學位,想必一定會有很多比104更好的工作機會等著你,為什麼還想回到這裡呢?」他給我的回答是:「三年前我們已經有約在先了,所以除非您告訴我目前公司不需要我,否則我不會先去考慮其他的工作機會。」放下電話,我有很深的感觸,因為我將會很尊敬這個人,不管他最後是否回到公司來上班。


若把這兩件事兜在一起,可以讓人學到一件事,


我們都希望別人來尊重我們,而要贏得別人的尊重似乎也很簡單,那就要記得自己講過的話,或者是先想到自己是否有錯,換句話說,先有別人後有尊重!


irean認為:說話,通常不是說給自己聽,而是說給別人聽;既然如此,又怎麼能不考慮一下別人聽了這些話,會有怎麼樣的解讀呢?


有句話說: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一個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輕易找到自己的位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