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夢想與生涯規劃  分類:女巫隨便說 2006/11/09 16:59


爸媽不能事先選擇要生下聰明或是愚笨的孩子,但是爸媽絕對可以選擇看見孩子的「有」聰明?或是「無」聰明?


爸媽看見孩子的「有」與「無」的比例,又決定了孩子看見自己的「有」與「無」的比例,這又決定了孩子的夢想編織,孩子的夢想又決定他未來的生涯規劃,以夢想為基礎的生涯規劃,最後決定了孩子能力的發展,以及一生的命運。


在十九世紀中,一個瑞典的富翁好不容易擁有一個女兒,然而,這孩子生下不久就染上當時無法治癒的疾病,最後命是保住了,卻成了癱瘓,喪失走路的能力。


她的家境富裕,卻是個沒有條件去夢想未來的女孩,只因她是個癱瘓者。女孩漸漸長大了,腿還是不能移動一個腳步,在她認為,腿是不能用來走路的,她的腿不可能讓自己的身體自行得到移動。


某次,女孩與家人乘船去旅行,船長夫人跟女孩說,「船長到過全世界各地去探險,在一個熱帶的小島上,得到一隻非常美麗的 天堂鳥 !」夫人不斷地描述 天堂鳥 的神奇與魅力,而那隻鳥就在這艘船上,話沒說完,船長夫人就因事先行離開甲板。


女孩被船長夫人的描述給迷住了!急著要看到這隻鳥,遂要求保母去找船長。因為她不能走路,保母把她一個人留在甲板上,快步離去,女孩在等待中越發焦急,耐不住性子便央求路過的服務生立刻帶她去找船長。


那位服務生並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牽起她的手,逕自往船長室的方向走去。


奇蹟竟然發生了,女孩因為太過渴望看見 天堂鳥 ,竟然忘記自己不能走路,任由服務生牽著她的手,站了起來,忘我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從此女孩的病痊癒了,長大後,忘我地投入文學創作,而後成了第一個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她就是19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西爾瑪.拉格洛夫。


女孩聽到 天堂鳥 ,當下非常渴望看到那隻美麗神奇的鳥,這就是當下被激發的夢想。對夢想太過渴望,渴望啟動專注力,女孩的專注力都在於渴望的事情,於是暫時忘記阻礙夢想的因素,忘記自己的腳不能走路這件「事實」,事實被忘記,雖然存在,卻已經不存在了,「有」變成「無」,而原本是「無」的夢想,變成真實的「有」。


這類「有」與「無」的切換,每天都發生在孩子身上,因太專注於打電動,而忘記要寫功課、讀書,因為專注,前者恆「有」,後者變成孩子腦袋中的「無」。


爸媽總是看見孩子的「無」,總是看見他的不足與不良,孩子的「有」,就變成隱形,即使「有」,也被爸媽看成是「無」,既然爸媽眼中逕是孩子的「無」,孩子的「有」,必定漸漸也變成「無」,他就真的變成一個一無是處的孩子,逐漸成為一個一事無成的大人。


若是爸媽總是選擇看見孩子的「有」,原本命定的「無」便有機會搭上命定的「有」,「無」也轉成「有」,發出小小的芽,慢慢長成小樹,最後伸展了全身的枝枒變成一棵高大又強壯的樹。


孩子的夢想也是必須搭著「有」,牽著「無」,一起飛翔,誰天生就什麼都有、什麼都能呢?


小時候因為功夫尚未練成,「無」肯定比「有」還要多,那又怎麼樣呢?「無」比「有」多,就不能有夢想嗎?


現在還沒有那本事,還是可以做飛翔的夢想,小朋友的夢想是在天上飛的,長大後的夢想降落在陸地,變成生涯規劃,在長大之前,有長長的時間可以把「無」變成「有」。


若是夢想還在天上飛翔,就被爸媽的嘴巴給打了下來,這孩子將來一輩子沒出息,要怪誰呢?當然是怪爸媽的眼睛總是只看見孩子的「無」!


把「無」變成「有」,真的還要靠爸媽多幫幫忙呢!


      **********************


有個媽媽帶著高一的兒子來找我諮詢,電話裡,媽媽把兒子描述得就差沒被抓去坐牢那般地糟糕!他覺得兒子的 心 理有病,需要治療。通常這種情況,比較需要治療的都是家長!


我先跟孩子談了30分鐘,發現這孩子真不錯,唸的學校雖然不是頂尖,功課也算普通,卻有主見、自信,也有企圖 心 ,他的夢想是以後要當大老闆,自己創業。他知道自己脾氣不好經常頂撞父母,但他也不想啊!卻又無法避免,又說學校校規太嚴格,不小 心 就被教官抓包,真是個典型的青少年,急著長大的小男子漢。


然後就換媽媽進來跟我單獨談。我一開始就說,你兒子不錯,沒那麼糟糕,媽媽一聽我說他兒子好,就開始滔滔不絕從他小時候談起他的不好,企圖要我知道,我被他孩子騙了!她說的都是這孩子曾經犯過的錯誤與缺點,但是我的習慣是,總是看見這些孩子的優點與正面力量。


「難道你沒看見兒子的優點嗎?」


「我是專職家庭主婦,這20年來上過所有的親職教育課程,專家說的我都照做,像是讚美,我有一陣子每天都強迫自己找他的優點去讚美他,有時候都覺得 心 虛,他真的沒那麼多優點!」


「是這樣嗎?」我問這位用 心 又認真的媽媽,我突然問一個看似不相干的問題「你跟先生感情好嗎?」像這種問題,尋求親子教養解答的媽媽們都不會說實話,但是我可以從她的回話中得到我要的訊息。


媽媽停頓一下,好像在想應該如何說才對,眼神閃過一絲無奈,她淡淡回答「不錯啦!」,我繼續問一些關於他們夫妻的問題,我知道這媽媽的婚姻生活大約已經是雞肋口味的狀態。


生活在雞肋口味婚姻的女性,容易過度關注兒女成長中發生一切事情,用放大鏡檢視兒女的每一個行為,因而過度焦慮與擔憂。婚姻如雞肋的母親更容易不由自主想去牽制兒子的行為,也害怕兒子有夢想,怕兒子因夢想而遠離母親的呵護與掌握,但是又期待兒子有出息有發展,將來好讓她得以依靠,她 心 裡想靠兒子一定比靠老公要幸福快樂。


我 心 裡說著「問題出在你太擔 心 他了,用專注兒子的前途來替代專注自己的前途,家庭主婦媽媽從來不敢想自己會有前途,不敢想可以在自己身上實踐什麼夢想,所有夢想都隱藏在對兒子的過度關注裡頭。」


可是現在還不到說這些的時候,必須留到最後再說,我故意問她,「你覺得兒子的問題出在哪裡?」


「我也不知道,我已經用盡方法他總是在出錯、犯錯」媽媽憂 心 地說。


這男孩能犯什麼大錯?當然不能,都是一些小錯,每個小錯都被媽媽仔細收藏,貼上人格缺失的標籤,媽媽接著很斷然地說「他就是沒有自主性!」


自主性是一個教育與 心 理學專有名詞,象徵一個人自發完成任務的動機與能力,於幼兒期開始發展。我問媽媽「你有什麼證據說他沒有自主性?」


「當然有,小學一年級,他和一群小朋友在挖學校牆壁的牆腳被老師抓到,老師就這樣說他,說人家叫他去挖他就去,沒有自主性!」在談話過程中,媽媽很強調這次事件,前後共說了三次,努力用這次事件要我相信他的孩子真的有問題。「然後呢?只有發生過這件事嗎?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耶!」


「講一個最近的,他在校外抽煙被教官抓到,一群同學在泡沫紅茶店抽煙,他最後進去,大家叫他抽,他就抽,結果教官剛好來,他就被抓!他就是沒自主性,人家叫他就去做!」這教官真是吃飽太閒,校外抽煙也要去抓,若是日子過得太無聊,應該去多讀點書,多多終身學習讓自己的生涯更上一層樓!


我忍不住笑出來,「這小子還真倒楣!」


小學時候發生的事情,若不是媽媽一直說,孩子根本不會記得,孩子現在記得的版本一定是媽媽版本,我問媽媽「小學時代他被小朋友叫去挖牆腳,是他自己承認的嗎?」


「哪是?他根本不承認,是老師說的!沒有自主性,就是老師說他的,人家叫他去挖他就去!」


「然後從小學一年級,你就一直用這個標籤來認定他?記得這麼清楚?」媽媽說,「對啊!老師都這樣說他!」


我問她:「你有親眼看見事情發生的經過嗎?或是真的確定他是被動被同學叫去做,像一個笨蛋,自己不想去,人家叫就去?」這個媽媽把兒子描述得像是一個無主見的笨蛋,我就把她的認定說的更白話,讓媽媽聽見自己對兒子的負面描述有多偏頗。


媽媽看著我,辭窮不會回答我了!「你怎麼不去想是我兒子自己也覺得好玩,看見同學挖牆腳好好玩,自動跟著去挖,挖的很開 心 呢!我看你兒子的好奇 心 與企圖 心 還滿強的!」


「那是老師講的,我就信啊!」媽媽又說。


「你毫不懷疑就信老師告的狀,有些老師總是看孩子的缺點,從不會讚美孩子的!你跟著這些老師,不去記住孩子成功的事蹟,總是記住他犯的小錯!然後從小到大不斷提醒他!何況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還是有點不懂事,還沒完全脫離幼稚園 心 理,做一些搞不清楚狀況的事情是難免的!那些10多年前的行為不能拿來作為現在的行為的證據啦!」


「那最近抽煙被抓的事情,又怎麼說?」媽媽一定要我相信他的孩子沒有自主性!「你怎麼不想,他自己也想抽抽看,那個青春期男生沒試過抽煙?我剛才有問過他,他說試試看而已,他其實不喜歡抽煙!這是同儕行為,不是沒自主性,被抓到,只是有點倒楣而已!他如果不想再被記過,就會學到要謹慎一點!」


媽媽點頭,「是啦,他其實不喜歡抽煙,只是好玩,我知道啦!」


對兒子的所有結論都被我推翻,我就開始給她洗腦。


媽媽犯的第一個錯誤是,隱性地認定是別人帶壞他兒子,不願意承認是兒子自己想要去嘗試某些青少年不被允許大人卻可以做的「壞事」,不怪孩子做錯事,反而怪孩子是缺乏自主性,所以被別人牽去做錯事。


第二個錯誤是以超強記憶力,紀錄孩子犯的小錯事,不只牢牢記住,還一輩子不斷地叨唸,孩子每天聽,聽久了也無意識變成媽媽指控的那付德行了!萬一孩子堅持不認為自己是媽媽說的那樣,媽媽又強力放送,孩子還必須時時抗拒這個標籤,導致「奇蒙子」常常不太好,頂嘴之類的衝突不發生也難!


媽媽雖然強力放送孩子的缺點,對這寶貝兒子卻一點都沒有惡意,而是充滿善意與期望,動機是希望孩子出人頭地,千萬不可以變成媽媽說的這樣,因此,第三的錯誤是,媽媽腳上踏的步伐,沒有對準 心 裡想要去的目標。


如此的負面思考與行為導致一個僵局,媽媽天天焦慮地唸唸唸,叫孩子不總是想到自己的缺點,都很難喔!他在什麼基礎上表現出優點與長處呢?在什麼基礎上看見自己出人頭地的希望呢?


我跟媽媽說「你兒子剛才跟我說,他的夢想是以後要做大老闆,要自己創業!他很有企圖 心 喔!」媽媽的眼神亮了一下下,又嘆一口氣!「他有說過啦,但是憑他,我不敢想喲!」希望孩子出人頭地,卻不敢對他有信 心 !


「若是希望孩子有出息,就要多多看到他的優點,提醒他的長處,多多祝福與鼓勵,用這些行為與思考來擴張孩子的潛能與力量,假如你總是看到他的缺點,擔憂這個煩惱那個,總是提醒他,你這裡很差,你那裡不好,而且說的還不一定是正確訊息,有些都是你自己加油添醋編出了的,他拿什麼變成有出息的人,外頭的世界真是很難混,大人都很清楚,孩子卻還不明白,給你一個比喻,爸媽擔 心 孩子出去會被打、會跌倒,所以在家裡先給他魔鬼訓練,打得他半死,以為他出去就會很耐打,結果是沒出門就受傷跛腳了!」


媽媽點頭了!「另外一種情況,孩子整裝要出去實踐夢想了,他知道外頭可能有怪獸、有龍捲風等等風險,也會有點擔 心 自己不能應付,內 心 是緊張不安的,這一家的爸媽在孩子出門前,不斷提醒他可能會遇到什麼壞事,所有可能遇到與不可能遇到的可怕事情都一一列舉,擔 心 的清單幾乎可以繞地球跑三圈,這孩子未出門就已經士氣與膽量盡失,兩腿發軟走不出去了。另一對爸媽,在家門口告訴孩子,外頭可能會有恐龍,也可能你不會遇到,可能會有人幫助你,也可能沒有,不管如何,我們都給你祝福,給你加油,也相信你有勇氣與能力可以克服任何困難,若是受傷,就回家,爸媽給你支持與依靠,加油!」


親愛的家長,您覺得哪個孩子最後會成功實踐夢想?哪個孩子可以在這個瘋狂競爭的世界中,不只站穩腳步,還可以頂天立地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